《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備課教案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備課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描述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說出基因經生殖細胞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圖片資料、錄像資料,引導學生理解性狀的遺傳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結果。教給學生把基因傳遞的復雜問題轉化成研究染色體傳遞的簡單問題,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介紹科學家發現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減半的事實,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xb1.c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
2、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畫圖筆。
教學器材:(1)準備人的生殖過程示意圖,做成ppt文件。
(2)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錄像,受精過程錄像。
�。�3)人的正常染色體圖、異常染色體圖圖片資料。
�。�4)果蠅、果蠅有性生殖過程中染色體變化圖。
�。�5)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動畫。
教學設計圖示: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與意圖
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染色體、DNA和基因
染色體經生殖細胞的傳遞
基因經生殖細胞的傳遞看著像
男孩的眼睛、臉型都像媽媽
不是
是決定性狀的基因
學生提出相關問題
如基因是怎樣傳的?基因通過什么傳遞?基因在傳遞過程中有沒有變異?父母傳給孩子的是一樣多嗎?
學生帶著問題看錄像
生殖細胞
蛋白質和DNA
沒有
觀看錄像,討論、分析、推理三者的關系
動手畫出來
認真觀察、思考
染色體都是偶數,都成對存在
成對的染色體大小、形態差不多
也應該成對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不足之處互相補充
做畫圖練習,即在果蠅的生殖細胞、受精卵中分別畫出相應的染色體。
學生回報
學生討論交流,最終表述出來。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既像父親又像母親�?匆桓闭掌ㄒ粋€三口之家的照片),這個小男孩是這對夫婦所生的嗎?
那你是通過什么來判斷的?
我們知道,親子代之間的相似性叫做遺傳。那這位媽媽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臉型這樣的具體性狀傳給孩子了嗎?
傳下去的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板書)
圍繞這樣一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問題?
解決學生關心的問題
提出探究的問題:
時間所限,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基因在哪里?2、基因通過什么傳遞?3、基因是怎樣傳的?4、父母傳給孩子的是一樣多嗎?
親子代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以人為例,我們先找一下父母與孩子聯系的橋梁。
放受精過程的錄像
親子代間的橋梁是什么?
基因和染色體都在細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體什么關系?看書第29頁,染色體是由什么構成的?
你在這張圖上找到基因了嗎?
我們再來看一段錄像,看誰能從錄像中找出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板書)
請你用圖解、表解或漫畫的形式表示出來。
哦,原來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學顯微鏡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來不方便,而染色體是可以看到的,這樣的話,我們研究的“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問題是不是可以轉化為研究“染色體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的問題��?
把抽象的微觀的問題具體化
觀看多種生物的染色體數的表格,找出特點。
什么樣的染色體稱為一對?
出示人的染色體圖片,讓學生了解人的染色體數
既然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那么基因是怎樣的?
同種生物的染色體數一定一樣,不一樣就會出現性狀差異。
出示正常人的和多或少一條染色體的患者的染色體圖片,讓學生明白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必須保持穩定。
那它是怎樣保持染色體穩定的呢?
給學生介紹科學史
�。ǔ鍪竟墸┕壍捏w細胞中染色體少,且生活周期短,所以是做遺傳實驗的好材料。今天我們研究一下果蠅的染色體傳遞的問題。出示果蠅體細胞染色體圖,找學生數一數染色體有多少個多少對,誰跟誰一對?成對的兩個染色體有什么特點?
果蠅在有性生殖過程中是怎樣保證染色體穩定的呢?開動腦筋,自己設計,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給予評價,有錯的糾正。
我們搞清楚了染色體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誰能說說基因是怎樣傳遞的?
子代擁有了父母傳下來的基因,是不是就長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狀了?(出示基因傳遞的),加以總結鞏固。
這節課的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你又有哪些新問題了嗎?包括剛上課時同學們提的那幾個問題帶到課下去思考。
讓學生懂得學習是一個延伸的過程,它并不隨著下課而結束。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我們剛剛學過遺傳的知識,現在來看一副照片(一個三口之家的照片),這個小男孩是這對夫婦所生的嗎?
學生:看著像
教師:那你是通過什么來判斷的?
學生:眼睛、鼻子、臉型都像。
教師:我們知道,親子代之間的相似性叫做遺傳。那這位媽媽是把她自己的眼睛、臉型這樣的具體性狀傳給孩子了嗎?傳下去的是什么?
學生:不是。傳下去的是控制性狀的基因。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板書,第二節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教師:圍繞這樣一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問題?
學生: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如基因在什么地方?是怎樣傳的?基因通過什么傳遞?基因在傳遞過程中有沒有變異?父母傳給孩子的是一樣多嗎?
教師:時間所限,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以下幾個問題:1、基因通過什么傳遞?2、基因是怎樣傳的?3、父母傳給孩子的是一樣多嗎?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要想知道基因是通過什么傳遞的,是不是得先找一找親子代之間有什么聯系?親子代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以人為例,我們先找一下父母與孩子聯系的橋梁。
教師:放受精過程的錄像。
學生:學生帶著問題看錄像。
教師:親子代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學生:生殖細胞。
教師:那么成千上萬的基因是如何通過這座“小橋”的呢?科學家研究發現受精卵在進行分裂時,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細胞核,而細胞核里有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基因和染色體都在細胞核里,那基因和染色體什么關系?看書第29頁,染色體是由什么構成的?
學生:蛋白質和DNA
教師:你在這張圖上找到基因了嗎?
學生:沒有。
教師:那基因在哪兒呢?我們再來看一段錄像,看誰能從錄像中找出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板書,一、基因、DNA和染色體)
展示: 放錄像。
學生:觀看錄像,討論、分析、推理三者的關系。
教師:請你用圖解、表解或漫畫的形式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畫出來。
教師:哦,原來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太小了,在光學顯微鏡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來不方便,而染色體是可以看到的,這樣的話,我們研究的“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問題是不是可以轉化為研究“染色體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的問題��?
學生:是的。
教師:那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幾種生物都有多少條染色體,出示幾種生物染色體數的表格,讓學生找出特點。
學生:認真觀察、思考。染色體都是偶數,都成對存在。
教師:什么樣的染色體稱為一對?
學生:成對的染色體大小、形態差不多。
教師:(出示人的染色體圖片)數一數人體細胞內有多少條染色體?這些染色體有什么特點?
學生:46條23對。
教師:既然生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那么基因是怎樣的?
學生:也應該成對。
教師:(通過演示小進一步加深染色體和基因的關系)。從剛才的表格上你還看出了什么?
學生:不同的生物染色體數不一樣。
教師:同種生物的染色體數一定一樣,不一樣就會出現性狀差異。
(出示圖片)這是正常男性的染色體,數數多少對?再來看看這個男孩正常嗎?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他就多一條染色體性狀就變了。染色體少一條行不行?這是正常女性的染色體,再來看看這個女孩正常嗎?不正常了,什么原因呢?少一條染色體性狀也發生改變了。
教師: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染色體變了,性狀就變了,所以,染色體必須保持穩定。生物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又要產生生殖細胞,又要完成受精作用,那它是怎樣保持染色體穩定的呢?
學生: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不足之處互相補充。
教師:假設人的染色體只有1對,出示,讓學生做練習。(板書,二、染色體經生殖細胞的傳遞)
教師:剛才是假設人的染色體只有1對,其實人的染色體有很多,研究起來不方便,誰知道哪一種小動物經常被用來研究遺傳的問題?
(出示果蠅)果蠅的體細胞中染色體少,且生活周期短,所以是做遺傳實驗的好材料。別看它個小,它在遺傳學的研究上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的Mrgen就是研究果蠅而獲得了1933年的諾貝爾獎。今天我們也來做科學,研究一下果蠅的染色體傳遞的問題。出示果蠅體細胞染色體圖,找學生數一數染色體有多少個多少對,誰跟誰一對?成對的兩個染色體有什么特點?
學生:8個4對,成對的染色體大小形狀一樣。
教師:雄果蠅產生精子,雌果蠅產生卵細胞,精卵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果蠅有8個4對染色體,其后代也應如此,那么精子、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怎樣分配,組合以后才能保證受精卵和新個體中的染色體也是8 個4對呢?開動腦筋,自己設計,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學生:學生畫圖,自己分配組合。
教師:學生匯報做的結果,然后教師再補充歸納:從每一對中拿出一個就組成了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受精后不僅恢復了原數,而且成對了。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所以受精卵發育成的新個體有什么表現?
學生:既像父親又像母親。
教師:我們搞清楚了染色體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誰能說說基因是怎樣傳遞的?
學生:基因隨著染色體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后代。
教師:說得很好�;蛟谌旧w上,所以,基因的行為變化與染色體同步進行。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在生殖細胞中基因成單,減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復了原數,并且成對。子代擁有了父母傳下來的基因,是不是就長出了和父母相似的性狀了?(出示基因傳遞的),加以總結鞏固。(板書,三、基因經生殖細胞的傳遞)
教師:這節課的幾個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你又有哪些新問題了嗎?包括剛上課時同學們提的那幾個問題帶到課下去思考。
教學反思:
本節課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倡導探究性學習,分析資料,創新設計,并結合錄像、的展示,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步步推理,層層深入,思路清晰,邏輯性強,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教師怎樣備課和編寫教案03-15
一年級下冊語文全冊備課教案(通用10篇)02-09
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會總結范文03-20
數學組集體備課計劃三篇02-13
音樂備課組總結(通用10篇)05-23
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總結(通用18篇)04-03
九年級語文上冊備課組計劃02-13
初中美術備課組計劃(通用13篇)03-29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表格式集體備課語文1~3單元03-19
高三政治備課組總結范文(通用10篇)06-09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