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與想像要注意以下幾點:
(1)、面對歸納性推理,要根據文中相關信息點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出概括性的結論。
(2)、面對理解性推理,要分析文章的外在意義,體悟作者內在的思想傾向;把握作者行文脈絡、內在感情的變化,推斷深層的意蘊。
(3)、想像要做到形象性、開放性、拓展性相結合,必然性和意外性相兼備。
原文中可做“推斷和想象”命題的內容,主要有以下情況:
①、材料沒有直接給出現成的結論。
②、作者在文章中對某一方面事物的發展暗示了一種傾向。
③、材料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對這些材料的綜合可以推測出某一方面的發展。
④、作者對某些觀點或現象的個人看法,或對某些事物的評價態度。
⑤、結合現實社會生活或科技發展等有關常識,可推測某一新的發現、認識的前景。
做題技巧總結:
1.對文章整體內容的全面理解,對基本信息的準確提煉。
若采取把選項與文章中某一語言單位(句子、詞語等)進行簡單對照的方式,那將是既費時,又無法保證正確的不當做法。因為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不是簡單的信息篩選,它是一種推理,在原文中一般是沒有直接、現成的表述的。因此首先應在整體閱讀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傾向、觀點態度,篩選出文中的有關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觀點之間的區別及作者對它們的評論或看法。讀通了全文,掌握了主要內容,做題才會有一定的準確性。
2.抓住文章中的隱含信息。
挖掘有關材料或信息中的隱含信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或者是文中對某一方面的問題沒有明確的說法,或者是作者對問題的發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題者對某一問題變換了一個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總結中臨時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觀點,或者是時間、地點等因素的變換,等等。
3.注意一些關鍵語言環節。
語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應密切關注,抓住了某些關鍵詞語也就可能找到了打開思路的鑰匙。如表時間、趨向、主次、判斷、因果、類比、總結概括等語句,句式上的因果、轉折、條件等。試題中要點設置的常見語言形式有:今后將成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獲得解決,有可能實現,……是絕對不可能的,將有重大意義,因此人們產生了某方面的想法,只有……才能有某方面的結果,必須……否則將不能實現,……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作者對這一點是持否定(肯定)態度的,可以進行某項試驗,已經找到了某方面的方法(結論、線索),與某種現象(做法、問題)一樣此問題也將成為……等等。
(五)鑒賞評價
初步鑒賞文學作品是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因而本考點是必考內容。而且近年來比重有增加之勢。
本考點涉及兩個大的方面:一是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二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題型以主觀題為主,內容以鑒別文章的語言、寫作方法、布局謀篇的表現力量為主,以文章的思想感情、主題的社會意義為主,并作出恰當評價。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塑造離不開對環境的描寫。文學作品中的環境一般包括:①、具體的風景描寫、生活場景描寫。②、促使主人公活動的生活和社會環境。③、社會歷史背景及時代特征。
人物描寫的方法一般有:概括介紹、側面烘托、環境描寫、景物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等。
鑒賞文學作品形象的基本要點;1.人物的性格特征;2.人物的精神風貌;3.人物的思想特征;4.人物形象的社會或時代意義,等等。
2、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
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經過作者加工錘煉后的語言,具有準確、鮮明、生動、富于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的特點。
文學作品的語言一般具有以下特點: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含蓄豐富、富有音樂美。除此以外,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話劇的對白,就特別要求口語化,要求富于動作性等。敘事性文學作品的語言,可以分成人物語言和敘述人語言兩大類:
2008-5-6 12:20 回復
龍湖風云
2位粉絲
5樓
①、人物語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對話、獨白,作品中的人物語言應該是性格化的語言,要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現人物的心理狀態;
②、敘述人語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繪人物、敘述事件、描寫環境、評價生活等使用的語言,對文學作品語言的鑒賞一般主要就敘述人語言而言。
3、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指作品用來塑造形象、表現內容的原則、規律和方法,具體包括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布局謀篇(線索設置、結構安排、詳略主次、過渡穿插、前后呼應等)、寫作方法(記敘順序、人稱選擇、描寫手法以及象征、想像、聯想、渲染、烘托、對比等),以及意境創設、人物形象塑造、修辭運用等,一篇文章究竟運用哪些技巧,由作者根據文章的題材內容,體裁形式決定。不管作者選擇什么樣的方法技巧,都是為了把所寫的人或事、述說或闡發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訴讀者。因此,分析語言,理解文章內容,必須認識表達技巧的作用。
4.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評價,就是要求閱讀文章后,能夠判斷文章觀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健康,對讀者有什么有益的啟示,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
“評價”對象具體包括:①對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的正誤判斷。②對不同的思想觀點進行比較、評判其優劣或指明其區別。③指明思想觀點的價值所在:如創新意義,現實意義,可吸收、借鑒、推廣之處等。④指明思想觀點的不當或不足之處并進行適當的修改或補充。
5.鑒賞和評價文章,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整體,鑒賞局部。文章是由各個局部構成的,而各個局部又都是為整篇文章服務的,不能脫離局部而鑒賞文章,也不能脫離整體,鑒賞局部。
(2)遵循文道統一原則,鑒賞表達技巧。鑒賞文章,不能割裂它的思想內容和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要抓住思想內容來鑒賞表現形式,要通過鑒賞藝術形式來體會思想感情。
(3)正確評價作品的內容及思想感情。人的思想感情是很復雜的。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往往不是單一的。表現積極健康的思想內容的作品,有的也可能帶有消極的因素。因而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它.并能夠正確地對待它。
(4)抓住不同問題,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語言是文章的主體,不同的文體、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感情基調需要不同的語言。閱讀文章,可從語言的表現力看文章的特色。
⑸“評價”最要緊的是言之有據,恰如其分,切忌架空分析,憑空臆斷。有意拔高或貶低。因此在評價之前必須客觀把握之。
⑹高考試題中考查文學作品鑒賞不考名詞術語。要從文學作品的具體內容出發進行具體的分析,但并不排除掌握必要的鑒賞性語言,避免言不及義。
失誤舉隅:
1、審題不嚴,答非所問 2、主觀臆斷,似是而非
3、斷章取義,要點缺漏 4、研讀不透,主次不分
5、語句不暢,詞不達意
閱讀與解題的一般要求:
1、原則:忠實原文,切忌臆斷
2、觀念:整體的觀念、聯系的觀念
3、步驟:第一步--速讀原文 第二步--審讀試題
第三步--重點回讀 第四步--緊扣原文、靈活作答
規律點睛:
1、整體閱讀 把握主旨 2、認真審題 文題對應
3、瞻前顧后 考慮全面 4、對照要求 規范答題
表述要領
1、 滿足要點法 2、原句移用法--“照抄式”
3、 關鍵語句、中心詞組合法--“選組式” 4、歸納綜合、條分縷析法--“自撰式”
羅小平
[高考現代文閱讀19]相關文章:
4.閱讀給力現代文答案
5.《父親》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0.關于大兵的現代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