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經濟開發區桂林路小學 徐延貴
一、 細讀《數學課程標準》精心備課
《數學課程標準》是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指路燈,教師備課首先要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單元章節的教學要求,學習目標,各部分知識之間的結構聯系,充分認識知識之間的階段性連續性。為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可靠依據,從而對教材作出細致的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
二、 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處理
人教版數學實驗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單調,可能不適應本學校的實際情況,需要教師根據本年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作更新處理,選擇適合當地實際和具體形勢具有時代特點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和內容。教學內容的優化處理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7頁千米的認識,教材例3中的情景圖公路指示牌葉鎮(21千米)、靈山(23千米),對山東日照的學生就不熟悉,就需要進行優化處理,重新設計選擇當地學生熟悉的地點路標,教學效果會更好一些。
三、 充分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
學生學習數學新知識之前,教師要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習哪些地方可能會出現障礙,學生的思維水平,是否達到了適當水平。例如新教材三年級上冊學習圖形的周長時,教師發現有部分學生感到困難,原因是有的兒童對“封閉圖形”“一周”這些兒詞語不理解。大腦中沒有感性認識,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幫助他們先把這兩個詞語的意義弄懂,再去講什么是圖形的周長,在學習中教師發現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時,個別學生出現用長方形的長乘以寬或者兩個長加上一個寬的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周長概念不理解,還有部分學生對二年級學習的乘法意義回生,忘記相同加數和的運算可以變成乘法的知識。進而不理解長方形的周長=2×長+2×寬和長方形的周長=2(長+寬)這兩個計算方法,教學中發現有的學生雖然能記住公式但不會應用。所有這些教師教學之前都要充分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則教學很難突破難點和重點,教學效果就不理想。
四、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會有持久的注意力意志力,如果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自然而然的學生就能熱愛這門學科,并在學習數學解決問題中體會到內心的快樂和幸福。數學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數學的抽象性和枯燥乏味,教師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聯系的情境、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小游戲、小制作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挖掘數學本身的一些對稱、旋轉、變換、數字規律、數學謎語和著名數學家的故事等等數學本身美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 注重教師的外表形象和內在素質的提高。
筆者曾在一次家訪中和一位家長交流,家長告訴老師說:“小時候我之所以數學沒有學好,就因為我不喜歡我的小學數學老師,因為我清楚的記得老師幾乎每天穿的衣服臟兮兮的,襯衣的領口灰巴巴的,看了讓人惡心,再加上老師上課抽煙隨地吐痰,共令人生厭。”聽了這個家長的談話深深的觸動了我,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的外表形象和內在素質不容忽視。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我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呢?這件事令我深刻反思,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人民教師,不注重外表形象和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勢必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只有注重良好的外部形象才能接近學生,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同時教師本身要不斷的讀書學習跟上時代的步伐,具有廣博的知識,寫一首漂亮的粉筆字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在和學生交流中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尊敬。這樣在數學教學中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做法有很多,筆者結合自己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提出了以上幾點做法以和同仁們商榷。
日照市經濟開發區桂林路小學 徐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