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區北關小學
刁紅英
第九單元 雪山樂園--單元分析
一、教學內容:
教材運用綜合的活動場景--雪山樂園, 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回顧整理,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全冊學習內容的總復習,對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初步歸納整理的能力、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單元的復習內容是2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圖形與位置,分類與比較、統計初步知識。
教材用一個涵蓋了整冊知識的十分綜合的活動場景--雪山樂園提供線索,通過解決“主題情境”、“回顧整理”和“綜合練習”中一系列有挑戰性的問題,對全冊知識進行整理與反思。通過反思對自己的所知、所能、所會有清楚地了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復習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具有明顯時令特點的,學生喜聞樂見的綜合情境圖。在這一情境圖中,涵蓋了本冊教材“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四大領域各個單元的所有內容。第二部分是根據綜合情境圖中的信息,按知識板塊由中心向四周輻射回顧與整理的內容。采取引導、提示、點撥、指導的方式,啟發學生自己回顧與思考,目的是將更大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借助提供的線索,對各單元中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第三部分是配合回顧與整理的思路,精心設計的覆蓋各個單元知識內容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使前面理性的復習與整理在這里得到具體落實,以此完成對所學內容的鞏固與提高。
三、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好習慣。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教學建議
1、充分利用綜合情境圖,引導學生按知識板塊進行回顧整理。
教材設計了“雪山樂園”這樣一幅綜合情境圖。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觀察,發現并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然后按照“回顧與整理”中所劃分的知識板塊分別進行回顧整理,解決問題。
2、提倡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整理復習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獨立地思考,回顧整理自己所學的知識,然后通過合作交流互相補充,逐步完善。在整理的過程中,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全面條理地整理出全部知識,只要能整理出一點,教師就要為他們高興,給予表揚鼓勵,從而使每一位同學都有收獲,增強學習的成功感,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教師要對學生回顧整理知識的方法給予適當的指導。
這是學生第一次對全冊教材進行回顧整理,學生受觀察能力、認知水平、綜合分析等能力的局限,開始可能不會全面、系統的整理知識或顧此失彼。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回顧整理知識的方法做具體針對性強地指導。
五、本單元建議課時數:6課時
第一課時
中心板塊 對全冊教材的回顧與整理
教學內容:
中心板塊,對全冊教材內容的回顧與整理。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系。
2、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過程:
一、回憶全冊內容
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同學們一定學到了許多知識,在數學方面,你都有哪些收獲?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一下吧。
1、學生獨立思考,教師組織學生交流。
提出要求:(先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回憶,然后小組同學交流,其他學生補充。)
2、歸類、綜合。
引導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歸類,大約可以劃分為4個板塊的內容。2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分類、比較與位置;圖形與位置;統計初步知識。
二、欣賞雪山樂園
師:在我們書上的最后一個單元,留給我們一幅美麗的圖畫--雪山樂園,請同學們欣賞。看到這幅美麗的圖畫,你想說什么?
三、提出數學問題
1、在雪山樂園里,你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小組同學商量一下,你們最想提出那方面的問題?
2、學生思考,并在小組中交流。
3、老師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交流。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左上角板塊--分類、比較與位置
教學內容:
雪山樂園回顧與整理左上角板塊,分類、比較與位置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熟練的按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
2、能對事物的長短、大小、粗細、胖瘦、輕重、高矮等進行比較。
3、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說出事物的具體位置
4、培養小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識,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位置”知識的整理
1、介紹雪山樂園的情況。
師:“我們欣賞過美麗的雪山樂園,知道里面有那么多數學問題,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雪山樂園的情況嗎?”
讓學生說出自己心中的雪山樂園,教師適時引導。
結合學生的描述,教師可以進行板書:中間、左右、上下等。
2、師:“你還能提出哪些有關位置的問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組匯報時,教師及時參與,學生沒有涉及到的位置問題提出來。
3、師:“你能用位置的知識介紹自己身邊的同學嗎?誰能向介紹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
再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熟悉的教室、校園環境等。
二、“比較和分類”知識的整理
留心捕捉學生交流的信息,組織學生討論。如:學生介紹“小朋友在雪山樂園非常開心,有打雪仗的、堆雪人的、還有滑雪的”等。
教師可以及時引導:“你能換個角度給圖上的小朋友分類嗎?”組織學生討論,理解分類的知識。
三、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第8題,整理物品。
(1)說一說怎樣整理,談談自己的想法。
(2)進行評價。“你認為這樣整理怎樣?”“你有不同的意見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3) 統計表。
讓學生按照統計表中指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并將整理的結果填在統計表中。(4)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第10題,小動物玩蹺蹺板。
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出下面的內容:
位置:左右、前后、上下。
比較:比輕重、比胖瘦、比大小。
鼓勵學生用“誰比誰……”,說一句完整的話。
讓學生從自己身邊選取素材進行大小、厚薄、遠近、寬窄、粗細、高矮等的比較,會用“誰比誰----”來表達比較的結果。
四、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是怎樣學的?
第三課時
左下角板塊 數與計算
教學內容:
2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整理復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20以內數的讀寫、數序、大小、組成和序數的含義,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加減的含義。
2、在經歷整理復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提高20以內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序。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數
1、出示雪山樂園情境圖,提問:如果你到雪山樂園,最喜歡干什么?
2、師:在雪山樂園,有這么多同學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個同學打雪仗嗎?讓我們數一數吧?
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數的(可以按順序一個一個地數或兩個兩個地數或一組一組地數,還有其他方法。)
3、師:你還想數什么?自己一邊數,一邊作記錄。想一想:怎樣數能做到:既不漏數,也不重復數?
4、師:我們今天來了11個同學滑雪。關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識?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
全班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聯想到以下內容,如果學生有沒有想到的內容,教師可以適當引導)
數的順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數的組成: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
數位:11的十位是1,個位是1。
數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計數器 : 在計數器上表示11。
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個小朋友說,“我第一。”這里的第一與滑雪的有11個同學有什么不同?
6、綜合練習第1-3題。
第1題,,教師出示1-20的卡片,讓學生說一說數的組成、數位,還可進行數的排序、大小比較等方面的鞏固活動。
第2題,先讓學生數一數花生的個數,完成連一連。“涂一涂”,再讓學生觀察8個花生的顏色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設計排列規律,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完后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3題是一道找規律的開放性練習題。練習時,可讓學生先觀察兩組數中所圈數的規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還可讓學生按自己想得規律換顏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二、復習20以內的加減法。
1、師: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生:打雪仗和堆雪人的一共有多少人? … …
2、組織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注意問一問:你是怎樣計算?
3、師: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減法計算的問題?
生:滑雪的比打雪仗的少多少人?… …
4、學生解答問題,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5、綜合練習第4-7題。
第4題,組織學生小組活動。活動前先說明活動的要求和規則,要輪流出示表示得數的數字卡片,反復練習,以達到正確熟練口算20以內加減法的目的。
第5題,通過第一幅圖提出計算“球場上一共有多少人”復習20以內數的加法;通過第二幅圖與第一幅圖踢球人數的變化,復習20以內的減法。通過回答“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出“黃隊離開了幾人?”“藍隊離開了幾人?”“現在球場上哪隊人數多?多多少?”等問題。練習時,要充分利用圖中信息,達到一圖多用的目的。
第6題是比較兩個算式結果的練習。練習時,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比較,也可以不計算通過觀察、分析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如交換相加兩個數的位置得數不變;一個數加0、減0,結果不變;一個加數相同,另一個加數不同,另一個加數大的,和比較大;被減數相同,減數不同,減數大的,其差小;減數相同,被減數不同,被減數大的其差大。
第7題通過“給得數是7的部分涂色”,涂出和平鴿的趣味題,鞏固20以內數的加減法。練習時,應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小組內互相檢查說說涂出來的是什么,比一比誰涂得漂亮,以達到啟發興趣的意圖。
三、博士提問:
關于數與計算,你還知道哪些知識?自己回家整理,第二天全班交流。
第四課時
右上角板塊 圖形與位置
教學內容:
雪山樂園回顧與整理中右上角板塊,圖形與位置的有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的圖形與位置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
師:同學們,回想一下這學期我們學過了哪些圖形?
出示準備好的積木,利用積木鞏固所學的圖形。
二、找一找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圖形,哪么誰能說說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三、游一游
仔細觀察雪山樂園圖:看看這里邊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圖形?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在小組中進行討論,盡可能讓學生找出多一些的圖形。如雪人的頭是球形的,注意培養他們對立體圖形的形象思維能力。
四、看一看
1、出示已經準備好的實物,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正面、側面、上面等)說說自己看到的現象
2、出示一組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實物的照片:誰能說說每幅照片是從哪個方位拍攝的?看一看
3、練習:綜合練習9圈一圈,先讓學生觀察小華在鏡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側哪一面照出來的。通過小華照鏡子的情境圖,復習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知識。
五、評一評
師:同學們將你們捏好的圖形拿出來,咱們評比一下,好嗎?評比之前教師要說明白要求。
1、分小組進行評比。
2、說說捏得是什么圖形。
3、評出捏得好的。
4、進行獎勵。
第五課時
右下角板塊 統計
教學內容:
雪山樂園回顧整理中對右下角板塊的統計的相關內容的復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鞏固“統計”的相關內容,培養學生運用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統計的過程中,體驗其方法,初步培養統計數據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從雪山樂園里發現了許多以前學過的知識,這節課,你再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一下,還有什么發現。
二、數一數,并統計。
1、投影儀出示課本98-99頁雪山樂園的圖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觀察圖畫,(也可看書上的圖)
2、觀察圖后,請學生說一說,雪山樂園有……
3、把你數的數量記錄下來,就是統計。并出示表格。
4、學生自己數一數,完成統計表。
5、你還想統計什么?數一數,自己統計下來。
三、提出問題
下面我們看這張雪山樂園的統計表,從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四、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五、綜合練習
1、課本第12題
(1)說一說大海里有什么?
(2)你喜歡什么?樹一數有多少?(在數的時候注意方位的準確性)
(3)一一列出數據制成統計表。
(4)根據表格提出問題。
2、小組合作。
統計一下小組成員中家用電器的數量。
3、實踐作業。
統計一下你們家一周內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數量。看了之后你想說什么?
第六課時
綜合練習課 你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教科書107-108頁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使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有所提提高。
2.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多樣化的培養。
3.在練習過程中力求使知識系統化和趣味化。
4.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注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思路:
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過關游戲、趣味練習 豐收園內、品味成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唐老鴨博士。唐老鴨博士想帶小朋友們一起去數學王國,但是要打開數學王國的大門需要一把金鑰匙,只要闖關成功,就能得到這把金鑰匙。怎么樣,有信心闖關成功嗎?那就開始吧!
二、過關游戲、趣味練習
1、第一關,課本107頁第2題
出示圖,先讓學生觀察:圖上都有些什么?可以讓學生給圖上的兩個小朋友起個名字,然后讓學生針對圖上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再讓學生自己解答問題,最后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作系統梳理。
2、第二關,動手操作、分類整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提前準備好的各種形狀的物體用一個大袋子裝好。
(1)摸,說形狀,小組全體成員參與。
(2)擺一擺,比比誰擺出的物體最好,最有創新精神(可進行自我評價、學生評價、老師評價)
(3)統計一下,你擺的車(或其它物體)所用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個數,用你認為最好的方法展示給老師和同學。
3、第三關,課本108頁,第3題。
先讓學生自己看圖,然后讓學生看圖講一個數學故事,尤其要注意學生敘述數學故事時語言思維的完整性,對于表達好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4、第四關(涂一涂,想一想)
(1)先讓學生涂完書上12個汽球的顏色
(2)想一想,第16個汽球是什么顏色?要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出來的。
三、豐收園里 品味成功
唐老鴨博士:恭喜小朋友們闖關成功,你們得到了數學王國的金鑰匙,看,數學王國里有一棵好大的智慧樹,請小朋友們摘下這些智慧果吧!這里教師用手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然后貼上提前準備好的五個大蘋果剪紙,反面寫上“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學生每摘一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學習數學的體會,然后放到豐收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