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P21例5,P22例6、做一做,P24練習四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掌握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推導過程,初步培養學生轉化的數學思想。
3、培養學生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和算理。
教學難點:掌握被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時,如果位數不夠,要在被除數末尾用0補足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把下列各數的小數點去掉,原數擴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把5.34擴大10倍,小數點應怎樣移動?要擴大1000倍呢?
3、學生填寫括號里的數:
被除數 15 150 ( )
除數 5 50 500
商 ( ) ( ) 3
問:運用了什么規律?(商不變的性質)
4、計算:43.5÷5=8.7
二、引入新課:
三、新授:
1、 出示例5
(1)教師:小明正準備和奶奶一起編中國結,說一說圖上有那些信息?根據信息分析題意,列出算式:7.65÷0.85
觀察算式和前面學習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 問:前面已經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辦法可以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來猞尼?
(3)問:怎樣轉化?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把討論的意見寫在紙上,讓一個組的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出來,邊展示邊講解,講解后問臺下的學生“你們對我們討論的結果有什么意見?”臺下的學生給臺上的學生提建議,從而引發全班討論.多讓幾個小組的學生上臺講解自己組的意見。
問: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10倍?
生討論得出:把除數0.85擴大100倍變成85,被除數7.65也要擴大100倍,這樣商不變。注意:原豎式中除數的小數點和前面的0及被除數的小數點劃去。
2、出示例6:12.6÷0.28
請同學們運用上一題討論的方法進行改寫,學生邊討論邊改寫,改寫完后指名學生展示自己改寫后的算式.并比較出兩道題都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這是它們的相同點;而不同點表現在前一道題被除數和除數的小數位數同樣多,而這道題除數有三位小數,而被除數只有兩位小數.
教師:你們是怎樣處理被除數和除數小數位數不同的問題的呢?引導學生說出在被除數的小數末尾添0,使除數和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相同以后,再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小數位移不夠,在小數末尾添0。
小結:學生說一說學到了什么?你能說一說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如何計算?教師引導學生從一看、二移、三算三個方面進行歸納。
四、鞏固練習:
1、P22做一做
2、判斷并改錯:
1.44÷1.8=8 11.7÷2.6=4.5 4.48÷3.2=1.4
五、練習:P24第1-5題。
課后小記:
困惑:學生在預習后質疑“為什么7.65/0.85越除越小?”(韓荊國)這個問題反映出學生在預習中不僅關注方法,同時還關注結果,關注了與以往知識的不同點,好!但這個問題該如何解釋得通俗易懂呢?
本課的兩道例題并未涉及到將小數除以小數的計算題轉化為小數除以整數這種類型,所以許多學生在學完例題后錯誤的以為一個數除以小數只能轉化為整數除以整數。針對這一現象我補充了專項針對性練習:說說在計算下列除法算式時該怎樣移動小數點?
5.98/0.23 19.76/5.2 21/1.4 1.9/0.045
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盡快掌握方法,教學效果較好!
第四課時 商的近似數
教學內容:P23例7、做一做,P26練習四第10、11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重點:知道為什么要求商的近似數,會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能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取商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8.785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3. 計算0.38*1.14(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二、新課
1.教學例7:
教師出示例6,口述圖意, 再列式計算.當學生除到商為兩位小數時,還除不盡.教師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為什么?(應該保留兩位小數,只要算出三位小數,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橫式應該怎樣寫出?教師板書.
教師問:表示計算到“角”需要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要除到哪一位?應該約等于多少?
教師要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題目的要求,應該保留幾位小數;其次,求商時,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我們學習班了求積的近似值和求商的近似值,比一比這兩者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P23做一做:
教師讓學生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師: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題商的近似數:
3.81÷7 32÷42 246.4÷13
2、P26第10題第(1)題。
四、作業:P26第10題第(2)題、第11題。
課后小記:
本以為求近似數是教學難點,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關知識的復習. 但在實際教學中才發現計算才是真正的教學難點, 由于例題及做一做中所有習題全是小數除以整數, 所以當作業中出現小數除以小數計算時, 許多學生裝都忘記了"一看, 二移"的步驟. 所以在設計鞏固練習時應增加小數除以小數的練習.
其次我根據學情補充介紹了一種求商近似數的簡便方法. 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后不再繼續除,只把余數同除數做比較,若余數比除數的一半小,就說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數等于或大于除數的一半,就說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紹了這種方法感覺好的同學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較差的學生聽完后連最基本的保留兩位小數應除到小數點后面第幾位也混淆不清了。所以下次再教時,此方法的介紹時間可以適當后移,放在練習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