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一課時“有多少塊糖”。根據課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數”與“算”的活動,為學生學習乘法概念和理解乘法意義積累經驗。在“數糖果”的具體活動中,學生用同一個數來數出糖果的個數,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橫著數,豎著數)來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并列出連加算式。通過數糖果、數紙片等數數活動,使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同數連加的問題。在充分感知相同數連加的基礎上,進一步積累與乘法相關的活動經驗。
核心問題:一共有多少塊糖?
教學重點:用“橫著數”和“豎著數”兩種方法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活潑好動,本節課將采取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等活動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積累了大量數數的活動經驗,在數數時能和所數事物建立“一一對應”。雖然學生已經學習過加法的意義和100以內數的加法,有了一定的加法基礎,但對幾個相同的數連加比較陌生。
核心問題:怎樣列出同數連加的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連加算式中的加數的含義
三、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結合情境,能夠用同一個數數出糖塊的個數;
2.知道連加算式中每一位加數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計算連加算式
(二)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數糖塊的活動,經歷相同加數連加的抽象過程,為學習乘法積累活動經驗;
2.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橫著數”和“豎著數”)數方陣排列的物體的個數,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并進行計算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結合數糖塊的具體情境,感受這種運算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體會到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把相同數連加的問題,激發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四、教學方法
教法:啟發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游戲法、演示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袋糖果、方形紙片(學具,代替糖果)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生:糖果。
師: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袋糖果,想獎勵給坐姿好、認真聽講和積極發言的同學,你們有信心得到它們么?
生:有。
師:那你們能不能先猜一猜這個袋子里大約有多少塊糖果呢?
生:20塊;24塊。
師:同學們都有不同的想法。那么我們想準確地知道這個袋子里到底有多少糖果,該怎么辦呢?
生:數一數。
師:他提供了一個好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塊糖”。(教師板書:有多少塊糖)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愛吃的糖果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二)相互合作,共同探究
活動一:擺一擺,數一數(不同的數法)
師:為了同學們數的方便,我們用圓形紙片代替糖果,同學們桌上的紙片的個數跟老師袋子里的糖果的個數是一樣多的。現在,請你們一起來數一數吧,看看一共有多少塊糖?開始!
(學生數糖果)
師:誰能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數法?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數的呢?
(學生上臺展示,先擺再數)
生:1塊1塊地數,1,2,3,4,5,……;
2塊2塊地數,2,4,6,8,……;
4塊4塊地數,4,8,12,……;
5塊5塊地數,5,10,15,……。
師:看來,同學們有各式各樣的數法,都數出了一共有20塊糖果。那么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數法,好么?
生:好。
(教師演示教材中的三種數法,并提問)
師:看看這些數法,你發現了什么?
生:不一樣的數法,但是都是數出了20塊。
師:恩,你真善于觀察和發現!我們1塊,1塊地數……5塊,5塊地數,都數出了有20塊糖果。不管幾個幾個地數,數出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那還有不一樣的發現么?
生:每一次數的個數越多,數的次數就越少,數得更快、更方便。
師:真是個善于歸納發現的孩子。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怎樣數數更方便。)
活動二:數一數,填一填(多角度的數法)
師:青青草原上,灰太狼跟喜羊羊都有一堆糖果,看看他們的擺法,你更喜歡誰的?
(教師演示第1幅圖)
生:喜羊羊。
師:為什么呢?
生:很整齊,容易數。
師:嗯,孩子們也要跟喜洋洋一樣愛整潔!現在喜羊羊想請大家幫忙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塊糖?你們愿意嗎?
生:愿意。
師:真是樂于助人的孩子。先聽老師讀一讀他的要求?每行有 塊,有 行,一共有 塊。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按行數”和“按列數”嗎?
生:不知道。
師:現在老師來告訴大家,“按行數”就是橫著數,“按列數”就是豎著數。
(教師演示講解兩種數法,然后展示第2幅圖)
師:現在孩子們自己來數一數,數完后在書上填寫答案。
(學生數一數,填一填)
師:填好的孩子,跟同桌交流。待會請同學上臺展示。(學生展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兩個角度來數數。)
活動三:說一說,算一算(列出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
(教師演示課件)
師:瞧,老師這里還有棒棒糖呢, 請大家仔細觀察、思考,你能算出圖中有多少根棒棒糖嗎?
(學生分享)
師:我們還可以用算式來表示呢,(出示課件),你能看圖寫出加法算式嗎?請孩子們獨立完成。
師:誰來說說?能上來指一指你是怎么數的嗎?
(學生展示)
師:這里一共有幾個5呢?
生:3個5。
師:該怎么列算式呢?
生:5+5+5=15。(教師板書)
師:還可以怎么數呢?誰來說一說?
(學生展示)
師:這里一共有幾個3呢?
生:5個3。
師:可以怎樣列算式?
生:3+3+3+3+3=15。(教師板書)
師:們看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不管我們怎么數,按行數或者按列數,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15.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教師的引導下體會幾個幾的意思,體會數學的樂趣。)
(三)鞏固練習
師:請翻到教材17頁,現在做“練一練”的第1題。看清要求哦,先圈一圈,在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只熊貓?
(學生做練習,然后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學以致用,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課堂小結
師:在下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來分享一下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分享)
師:這一節課,我們不僅學會了數數,還學會按行和列來數數呢,而且還學會了用相同數連加算式來表示我們現實情境中的物體數量。(教師板書:同數連加。)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我總結學到的知識,加深理解。)
七、板書設計
有多少塊糖
個數 次數 橫著數
1 20 豎著數
2 10 5+5+5=15
4 5 3+3+3+3+3=15
5 4 同數連加
八、教學調控
時間調控:
(一)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3分鐘)
(二) 相互合作,共同探究(28分鐘)
活動一:擺一擺,數一數(11分鐘)
活動二:數一數,填一填(8分鐘)
活動三:說一說,算一算(9分鐘)
(三) 鞏固練習(6分鐘)
(四) 課堂小結(3分鐘)
內容調控:
除教學內容之外,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操作時規范課堂秩序
九、教學評價
總結性評價:
課后練習的完成情況
形成性評價:
1. 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2. 課堂中的參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