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之所以讓這么多人關注,是因為它最終要跟我們的身體發生關系。
——于曉丹《說穿》
是我們讓歐洲那些古老的家庭式小作坊喪失了它們傳統上一貫堅守的獨立、個性和高級品質,于是我們能享受的只有趨同、單調和平庸;是我們把很多獨立設計師、手藝人的生存空間擠壓到幾乎為零,于是我們再也沒有了接觸創新的機會甚至喪失了感知創新的能力;而水退船低,當高貴的奢侈品牌紛紛向低處行時,本土中檔品牌就不可避免地紛紛淪為了垃圾,于是無論是作為生產者還是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就只能生活在越來越多的垃圾堆里。
——于曉丹《說穿》
去圖書館是去看過去的東西,培養眼力。過去能留下來的東西都是被時間證明已經成立的好東西,有邏輯,有生命力。眼力是一種修養,就像去博物館一樣,經典看多了,會本能地判斷什么是經得起時間的,會自然影響你的品位和工藝。天賦這種東西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邏輯性和平衡感這種才能很多人要培養自己擁有,而且也是可以培養的。
——于曉丹《說穿》
從前我們喜歡說小而精,說白了,數量和體量無限夸大的背后,還是我們想象力枯竭的隱患,生活越來越粗糙的現實。
——于曉丹《說穿》
早期的樣品售是服裝公司或工廠消化積壓產品或殘次產品的一種“內部”做法,后來也被又“庫存”的零售商借用。
——于曉丹《說穿》
市場就那么大,被幾個醒目的logo霸占的空間越多,我們可以享受百花齊放的自由就被犧牲得越多,而最終犧牲的,其實還是我們自己。
——于曉丹《說穿》
穿衣服的尊嚴,不在于價格和logo,而應該在于它的質地、做工和對消費者有足夠尊重的細節。
——于曉丹《說穿》
我喜歡簡潔、耐人尋味、尊重設計基礎技巧的東西,不會在設計中隨便加一個東西;如果加它,那一定是有意義的。設計跟寫作一樣,不能廢話太多。
——于曉丹《說穿》
賣場對貨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工廠積壓產品或者正規品牌店過季、下架、斷碼商品已根本無法滿足供貨,于是,通過供貨渠道采買符合賣場價格標準的產品的作法便悄然成了氣候。
——于曉丹《說穿》
“如果你想知道你在生活中的位置,去看一場時裝秀吧,美國的企業準能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你站(或坐)在階梯的第幾層。”說起來,沒有比時裝秀更明目張膽和理直氣壯地宣揚和鼓勵等級制的了。
——于曉丹《說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