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精選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1
最近關注了俞敏洪的公眾號《老俞閑話》。自年后到現在,他堅持每天發一篇文章。一開始是他春節時去摩洛哥滑雪度假時的游記,之后就是他每天的讀書筆記。每天他都會簡單地記錄下一天的行程然后就開始說這一天看的書。他寫的讀書筆記很有深度,首先是高度濃縮了一本書的精華之處,結構、觀點、條理、背景等等出彩之處一條條羅列得清清楚楚,這絕對是高質量的書籍干貨版。其次,他能夠適當地在適當的時候發一通評論,那評論特別貼近實際也特別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仿佛我們就是那樣想的,但是他能說得特別具體,特別明白,特別貼切。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就是他在讀書筆記里介紹到的書。老俞的評語是“陶立夏成熟地運用細膩的語言、表達出了其他人也許同樣能夠感受到、卻不太容易表達出來的細膩情感……”
今天上午拿到新書,我用等郵件的時間、站在灶臺邊等菜包蒸熟的時間、等孩子吃飽、穿鞋的時間、孩子在澡盆戲水的時間等等這些零碎的時間大概翻了個遍。陶立夏的文筆果然如老俞說的那樣清澈流暢、細膩平實。說是游記,其實又更像散文,而有些句子又是詩。
書里記載的是十三場旅行,同時又記載了她跟男友之間從發現男友的遠離到發現男友劈腿,然后分手,再被前男友的新女友奚落,到前男友再分手然后追到千里之外求她再續前緣卻被一句“我走了,再見。”所拒絕,到最后第十三場旅行之后內心真正釋然,原諒了前男友的背叛也給了自己內心真正的自由的全過程。在每一場旅行中,主人公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某個特定的場合,如機場,車站,商店,面館等等,最平常的地方想起那些山盟海誓的情景,那個曾經以為永遠不會分開的人,書里描寫的場景,心理活動以及分手后陸續跟前男友的再聯系都特別真實。真實到每一個談過戀愛的人大概都能體會那種酸楚中有甜蜜,甜蜜中泛著苦澀的味道。就是這種真實,特別讓人著迷,讓人放不下。
關于這本書的`網評是這樣說的:“首次以情感為主線,探索旅行之于內心成長的意義。”誠然,這個評論是很中肯的,的確是以感情為主線。但我更傾向于老俞說的:“她在放不下中選擇了放下。”看,老俞真的有辦法把同樣的感受更貼切地說出來。對于旅行,我一直堅信它的治愈的力量。
09年,那個曾山盟海誓,非我不娶的人跟別人跑了。失魂落魄的我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到江南呆了一個多月。在那里我每天做著一些很平常,但是很充實的事情,學習,運動,登山,做飯。40天后,我以全新的姿態回歸,生活為我展開了嶄新而美好的一面。讀書筆記我遇上了那個在紅塵渡口等著我的他,那雙最后接著我的手。我相信,旅行意味著新的開始。無論是工作上的困惑,生活中的紛擾,感情上的糾結,在一次長途旅行后都會有答案。所以,當你不知道那個男人能不能托付一生的時候,跟他去做長途旅行吧,時間和路程會告訴你答案。當你覺得生活拋棄了你,你覺得生無可戀時,關上手機,背上背包去旅行吧。路上的人和境遇會告訴你,生命的偉大和活著的美好,讓你覺得活得多久都不算長,活多少次都不算多。
很喜歡書里寫到,她在前男友的新女友上門奚落說要把她現在住的房子收回,讓她搬出去的時候,她說的那段話:“不管你信不信,房子和車都是我的,和你的未婚夫沒有關系。而我們這么多年,和你也沒有關系。我出的錢,不是每個女人都靠男人吃飯。”多帥,這跟楊冪在答記者問的時候一樣耀眼。記者問:“如果你要買套房子給你媽媽,你需要跟你老公商量嗎?”楊冪說:“不需要,因為我買得起。”是的,我出的錢,我買得起,在這個男權主義依然為主旋律的世界里,女性需要獨立的經濟來支撐自己的尊嚴,守護自己的內心。
老俞還說:“陶立夏自己很有才氣,同時能夠攝影、翻譯和寫作,所以她的旅行不是苦旅。她能夠悠閑地旅行,悠閑地寫作……”事實證明,要支撐起說走就走的旅行,如不是銜著金鑰匙出生就得自己積攢足夠的資本。不然,你可能就只能感嘆“世界那么大,我卻如此無奈。”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2
翻開《分開旅行 — 在路上遇見自己》,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山海的心靈奇旅。作者獨自踏上旅途,在陌生的風景與際遇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探尋與生命叩問。
在廣袤無垠的沙漠里,作者拖著疲憊的身軀前行,四周只有滾燙的黃沙與蒼茫天穹。這種極致的孤獨,反而成為了直面內心的契機。當夜幕降臨,璀璨星空下,平日里被喧囂掩蓋的.恐懼、迷茫與渴望洶涌而出。作者在與自然的對話中,掙脫了身份與責任的枷鎖,重新審視生活的價值。原來,走出舒適區,才能聽見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旅途中的遇見同樣充滿力量。熱情好客的異鄉人、志同道合的背包客、堅守傳統的手工藝人,他們用各自的故事與溫度,拓寬了作者的認知邊界。每一次對話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段交流都帶來新的啟迪,讓作者在理解與包容中不斷成長。
旅行更是一場與心靈的和解。高山之巔的渺小感,古老寺廟的悠遠鐘聲,大自然的寧靜力量,都成為治愈傷痛的良藥。作者在旅途中放下執念,釋懷過往,重新擁抱生活。正如書中所說:“旅行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自己。”
這本書顛覆了我對旅行的認知。它不再只是放松身心的消遣,而是尋找生命答案的征程。在不斷的行走與思考中,作者雖未找到確切答案,卻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旅行的終點,是遇見那個對生命充滿熱愛與好奇的全新自我。這場心靈之旅,讓我懂得,人生的意義或許就藏在不斷探索與成長的過程之中。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3
翻開《分開旅行 — 在路上遇見自己》,仿佛跟隨作者踏上了一場跨越山海的心靈之旅。書中作者獨自穿越廣袤沙漠、漫步古老街巷、與異國陌生人暢談,每一段經歷都像是一把鑰匙,悄然打開了通往內心深處的門。
在沙漠中,烈日炙烤著大地,作者拖著疲憊的身軀前行,沒有熟悉的城市喧囂,沒有親人朋友的陪伴,唯有一望無際的黃沙與蒼穹。正是在這樣極致的孤獨中,作者開始直面自己的恐懼、脆弱與渴望。當夜晚降臨,躺在沙丘上仰望璀璨星空,所有的焦慮與迷茫都被宇宙的浩瀚所包容。這種與自然的`深度對話,讓作者掙脫了日常瑣碎的束縛,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目標與價值追求。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被各種身份與責任裹挾,逐漸迷失了本真的自我。而旅行,就像一場心靈的洗滌,讓我們有機會在陌生的環境中,拋開外界的評判與期待,傾聽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正如書中所說:“當你走出熟悉的圈子,那些被壓抑的夢想、被忽視的感受,都會如潮水般涌來。” 這讓我深刻意識到,只有敢于走出舒適區,才能真正遇見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4
《分開旅行 — 在路上遇見自己》不僅是作者的個人之旅,更是一場與無數靈魂相遇、碰撞、成長的奇妙歷程。書中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邂逅的形形色色的人:熱情好客的當地居民,用質樸的笑容和溫暖的舉動,讓作者感受到陌生人之間的善意;同樣獨自旅行的背包客,分享著各自的故事與感悟,彼此激勵著繼續前行;還有那些在困境中伸出援手的人,他們的無私幫助,讓作者懂得了世界的.美好與人性的光輝。
在與這些人的交往中,作者不斷打破自己的認知邊界,學會了理解與包容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種跨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不僅拓寬了作者的視野,更讓其內心變得更加豐盈與強大。例如,作者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與一位堅守傳統手工藝的老人交流,老人對技藝的執著與熱愛,讓作者重新思考了堅持與傳承的意義。這讓我聯想到,生活中的我們也常常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思維和觀念逐漸固化。而旅行中與不同人的相遇,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扇全新的窗戶,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多元與精彩,也讓我們在他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實現自我的成長與蛻變。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心靈的滋養;每一次對話,都是一次思想的升華。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5
閱讀《分開旅行 — 在路上遇見自己》,我看到了作者在旅行中與過去的自己、與生活中的遺憾和傷痛進行和解的過程。曾經,作者也被生活中的挫折與不如意所困擾,內心充滿了迷茫與痛苦。然而,在踏上旅途之后,那些曾經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在廣闊的天地間變得不再那么沉重。
旅途中的每一處風景、每一次經歷,都成為了作者治愈心靈的良藥。在高山之巔,作者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明白了生活中的煩惱不過是滄海一粟;在古老的寺廟里,聆聽著悠遠的鐘聲,作者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學會了放下執念;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作者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力量。這種與心靈的'對話與和解,讓作者重新找回了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反觀我們自己,在生活中難免會遭遇挫折與傷痛,常常陷入自我懷疑和痛苦之中無法自拔。而旅行,或許就是一種治愈心靈的方式。它讓我們暫時遠離熟悉的環境,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在全新的體驗中獲得釋懷與成長。就像書中作者所說:“旅行不是逃避,而是為了更好地面對自己。” 通過旅行,我們可以與過去和解,與自己和解,以更加從容的姿態迎接未來的生活。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 6
《分開旅行 — 在路上遇見自己》讓我對旅行的意義有了全新的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很多人旅行是為了放松身心、欣賞美景,而這本書中的旅行,卻充滿了對生命意義的探尋。作者在旅途中不斷追問自己:我們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度過這一生?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作者經歷了無數的迷茫與困惑,但也收獲了許多珍貴的感悟。從與大自然的對話中,作者領悟到生命的短暫與寶貴;從與陌生人的交流中,作者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情感聯結的'重要性;從克服旅途中的種種困難中,作者明白了堅持與勇氣的力量。這些感悟,雖然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但卻讓作者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的意義或許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旅行,就是我們尋找答案的一種方式。它讓我們走出既定的生活軌跡,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感悟,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生命哲學。正如書中所言:“旅行的終點不是某個地方,而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通過這場心靈之旅,我們不僅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更能找到內心深處那個對生命充滿熱愛與好奇的自己。
【《分開旅行—在路上遇見自己》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讀書筆記(通用12篇)11-19
遇見更好的自己01-22
遇見自己的作文11-18
遇見新自己作文-自己作文01-24
(經典)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01-01
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經典】03-16
【薦】遇見自己作文12-19
遇見更好的自己作文11-28
遇見自己作文推薦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