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大力拓寬融資渠道
各縣(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規定,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培訓、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損賬補償和獎勵、創業輔導、管理咨詢、市場開拓、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通過產權或股權轉讓吸引民間、區外和境外資金。支持發展典當業、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設備租賃業,發展了典當公司2戶,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1戶、設備租賃3戶,為私營企業融資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服務。支持商業銀行制定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鼓勵商業銀行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前景、技術含量高、守信用、能增加就業、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給予優先支持,全市商業銀行優先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 萬元。
九、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有關就業政策,大力促進自主創業
各縣(區)認真落實政策上扶持、市場準入、收費減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引導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創辦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實現自主創業。至今為止,工商部門共為839戶下崗失業人員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免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16780元,免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106000 元;為12名高校畢業生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免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240元,免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1XX元;為15戶退役士兵理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免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300元,免收個體工商戶管理費4000元;對農民在集貿市場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區域內銷售自產農副產品的,農民季節性從事農產品流通中介服務和經紀活動的免于工商登記,免收工商管理各項規費;認真貫徹執行《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支持和引導農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至10月底,全市已登記農民專業合作3戶,會員120人。
十、完善創業支持服務體系,激活各類創業主體,開辟和拓寬創業領域
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扶持和促進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加強和改進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登記管理,簡化登記手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引導民營經濟實施商標戰略,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引導農民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增收,引導鼓勵農民、涉農企業及有關協會組織注冊和使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推廣成功運用農業“公司+農戶+商標”經營模式的典型經驗。
商務部門積極促進民營企業外引內聯。加大招商引資和“百企入桂”的力度,實施我市個體私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戰略,以加強經貿考察洽談為手段,努力拓展民營經濟的發展領域,擴大民營經濟與各類經濟體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市民營經濟做大做強。凡辦理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均可申請辦理進出口經營資格備案登記,從事對外貿易活動。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出口加工企業進入出口加工貿易區。民營企業在出口退稅、產品認證、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使用和參加國內外展銷洽談活動的攤位分配上,與其他出口企業享有同等待遇。推動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投資辦廠和參與境外資源開發。
各級發改委、經委等管理部門建立健全服務體系。為非公有制企業提供政策信息、技術咨詢、質量管理、網上交易、法律事務、信用評估、人才培訓等各種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服務。建立和完善全市非公有制企業信息網絡,為企業發展提供快速、準確、及時的人才、技術、市場、融資等信息和政策導向。
十一、大力推動農村個體私營企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積極支持、引導農村個體私營企業向農產品加工業、種養業及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行業拓展;引導農村個體私營專業戶、專業村、專業鄉的發展;引導農村個體私營企業從事食品加工業特別是以糧食、重要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加工業;引導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入股興辦非公有制企業。對農村新辦個體私營加工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以解決企業初期發展的困難。
指導農產品流通、加工企業與農業種養大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簽訂履行種養合同,引導發展“訂單農業;培育發展農產品經紀人和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對農民從事農副產品注通中介經紀活動的,免于工商注冊登記。
鼓勵、引導農村個體私營企業注冊、使用商標和地理標志,實施品牌戰略,利用知識產權擴大經營規模,提高農副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促其增加經濟效益。龍州市是農業大市,提高龍州市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增加農產品經濟效益,對富民興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雖然目前賀州市已有19個農副產品注冊商標,還有24個農副產品商標正在申請注冊。但賀州市農副產品經營分散,經營規模小,知名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迫切需要實施農副產品品牌戰略。龍州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鼓勵、引導農產品行業協會、農技推廣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請注冊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的同時,更要著重引導發展公司加基地加農戶加商標、公司加協會加農戶加商標、服務站加協會加農戶加商標等多種產業化機制,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業品牌戰略。另外,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整合農副產品商標品牌,積極協調企業通過商業化動作,采用商標許可使用、建立質量體系等,著重一個農產品商標、一個拳頭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經濟效益。
十二、發揮社團組織的行業自律作用,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發揮各級工商聯作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作用,發揮各級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等社團的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作用,引導非公有制企業依法經營、提高素質,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組織廣大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學習黨和國家以及自治區促進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努力提高廣大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的思想覺悟、職業道德、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增強法制意識,使其真正做到“文明經商、誠實守信、優質服務、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愛國敬業、奉獻社會”,從而促進我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我市發展民營經濟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有許多不足,如民營經濟總量小,規模小,檔次低,市場競爭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從事第三產業的占90%;知名產品少。
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繼續推進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富裕和諧新**做出應有的貢獻。
更多年終工作總結范文推薦閱讀:
2.經委年終工作總結